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06:43

宋东京城

      在中国经济近四十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豫东南是一片让人失望的土地,沿陇海线一路西行,从沿途的农宅感受到的仍旧是满满的贫穷落后。走下开封火车站,也是觉得这个城市仿佛被遗忘了。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36.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07:54

      繁这里要念pó婆,五代后周打算在开封城南的一座高台上兴建寺院,落成之日,恰巧是周世宗柴荣的生辰“天清节”,为了作柴荣的功德院,便给寺取名天清寺重修天清寺时,同时在寺内兴建了一座砖塔,名为兴慈塔,也称天清寺塔,因其坐落在繁台上,故俗称繁塔。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19.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08:56

      斑驳沧桑的色彩,证明着这里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繁塔的兴建与铁塔不同、铁塔是北宋政府出钱修建的,所以建得很快。繁塔是由当时的官僚倡导,从民间募集资金修建的,所以建得时间很长。现存繁塔里面洞壁上镶嵌石刻中有建塔捐献过钱财和实物者的姓名和年月。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04.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10:10

      这可不是游客的涂鸦,这是宋代虔诚信众向寺院捐款留下的凭证。从落款“太平兴国七年正月五日记之”判断,刻字的时候是公元982年,也就是开工后的第九年。看来这时繁塔才建到第二层,慢工出细活啊。http://it-eproducts.com/images/20100825dd.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12:07

      无论是外壁还是内墙,一砖一佛的精雕细琢让人叹为观止。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03.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13:25

      繁塔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塔内现存碑刻200余方,以宋代为主,有178块宋代佛经碑刻,其中更以宋代书法家洛阳人赵安仁所写的“三经”最为著名。“三经”分别存于塔内上下两层,除了这东壁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还有两块碑在别的地方。“三经”均为楷书,有欧、柳书法之长。刻石四周均饰有莲瓣开花图案,技法精妙,线条顿挫婉转、劲利自然,毫无雕刻凿痕,如同模制一般,表现出宋人极高的雕刻技巧。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05.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14:26

      一座城市要在市中心建起大广场或者成片的高楼并不难,难的是每一处细节都能修整,爬山繁塔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开封,真实的中国。这一片和禹王台紧邻的城中村拆迁了已经有5年多了,繁塔的门票从5元涨价到了10元,面貌却没有大的改变。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08.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22:17

      宋代艺术家赋予了佛像丰富的感情,观赏时觉得亲切而生动。佛像所穿袈裟线条流畅,对面部和手脚的刻画表现得丰满、细致、圆润。纵观繁塔内外壁佛像造型,技艺堪称卓绝娴熟。菩萨宝冠上的化佛造型虽然很小,但也毫发毕现、细致入微,再一次让后人对祖先的技艺顶礼膜拜。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07.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24:17

      绕塔一周,无关信仰,只是对祖先文化遗产的崇敬。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11.jpg

大长今 发表于 24.1.2016 01:25:25

      繁塔的旁边隔着一条土路就是禹王台,禹王台又名吹台,古时吹台很高,明朝时期有10米高,周长百米,后由于黄河泛滥,泥沙淤积,仅高出地面约7米。http://it-eproducts.com/images/img7512.jpg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宋东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