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最大胆、最前卫、最具冲击力的重磅时政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欧洲新报    时间: 2.12.2009 15:47
标题: 最大胆、最前卫、最具冲击力的重磅时政书
本帖最后由 欧洲新报 于 2.12.2009 15:50 编辑
  d' y, i7 y/ {3 x% {, l- a
" p5 h; a% T% Z) r! Z) }; ~

中国力——最大胆、最前卫、最具冲击力的重磅时政书

中国力

9 b2 M, O; H0 u- S2 C/ d2 u! S( j  e

& x9 _# e6 G4 ~- O4 L

本报特约评论员   (新西兰)

中国力,一个关于中国政治的全新概念。这个新概念,正在通过一本名为《中国力》的新书正式进入整个华文思想界和舆论界。该书由中国大陆的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书的作者是寒竹和文扬。

在中国最大的图书网站当当网上,刚刚出现的编辑推荐语是:中国力——最大胆、最前卫、最具冲击力的重磅时政书。(参见该网页: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725649#review_point

出版社编辑的评语是:三十年来中国学界精英的眼光和思维始终落后于中国政界精英,《中国力》的出版宣告了这一状况的改变。作者的写作,让中国的近现代史有了新的面貌,让中国的现代政论有了新的话语。

为什么叫“中国力”?

按照现代国家理论的理解,国家也是一个有机体,有头脑,有心灵,有身体,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就像描述一个人时使用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有意志力等词语一样,对于一个国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力进行描述并建立理解。在本书中,作者认为,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看,对异质文明的洞察力,对新事物的适应力、接受力,对好坏事物的包容力、抵抗力,以及对各类事物的整合力和驾驭力,就是“中国力”的具体内容。而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必将是综合运用“中国力”的结果。作者认为,从理论上讲,中国问题已不再是传统的主义之争,已经出现了“中国力”这个新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大国都有本国力是什么的问题,都透视出来看一看,也许会让国际政治理论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本书《中国力》,则是这一有待开发之新领域的首创之作。

为什么用英文SINOLIZING表示“中国力”?

根据英文词典的解释,Sino-这个前缀,源于拉丁语Sinæ、希腊语Sinai和阿拉伯语Sin,据猜测是从秦朝的Qin这个音演变而成的,代表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东西。在19世纪70年代,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以Sino为基础创造了Sinology这个词,表示汉学或中国学。

在英文里,目前还没有Sinolizing这个词,它是本书作者的一个创造,创造的依据是:在英文里,Westernization被译为“西方化”,Modernization被译为“现代化”,按照同样的构词规则,“中国化”可以反译为Sinolization. 由于这些词都属于动词性的名词,带有主体运用某种力量使客体发生变化的含义,因此,“中国力”在英文中即可以用Sinolizing来表示,被理解为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实践力量。作者认为,“中国力”这一力量基于中国传统和文化,又在西学中得到改造,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失败和曲折之后,终于蓬勃地生发出来,成功开创了“中国模式”,并保障着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稳步前行。

《中国力》一书的主要内容

目录

序章 中国现代化的老师不该是美国
) x$ W) W' ?% Y" l6 F 一、现代化是一场残酷的登山赛
4 p, V( k4 O$ E' Z6 L: _8 q 二、后发国家:向老师学习。
与老师斗争1 p* N1 _; J7 s$ Q% q- ?% h
 三、中国复兴的世纪之误——“你看人家美国!”
8 s$ \& `3 u5 {5 I( Q# J' F1 z4 d+ Y 西、“西方化”绝非“美国化”' w5 F, V- ?' J, k
 五、“中国力”:大难不死的道理
6 a" p8 Z* p0 j% u/ `% g5 C3 y" I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驾驭三大主义

第一章 洞察力:认识西方,认识现代化* v: g7 s. ?) P( e# e1 H2 e+ v1 e
 一、为什么19世纪的中国人缺乏对现代化的洞察力
7 H3 k9 D' j2 X  h9 b+ d( } 二、学习现代化:奸诈的老师与懦弱的学生
/ E2 g. f: c* q) d' w) l 三、否认“西方统治联盟”存在的糊涂蛋
' N0 y2 E0 v8 o7 s 四、穿透中国精英的斜视症:西方的先进性与霸权性同在% v) [4 ^" l) o3 f- h/ |
 五、全球的两极分化是全球现代化的本质! o4 O; c# r' y. F
 六、知识成就西方霸权

第二章
. X2 ~+ b. \5 k* Y接受力:民族主义PK自由主义
, g" l8 |) y3 a
 一、早期现代国家是战神的化身: d# U: i# j* T" o
 二、真正的“立国之本”:民族主义
# G7 b. ?; b* x$ ] 三、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自由主义

第三章 / C( w; C# l. I$ x, O
抵抗力:认清西方文化霸权

, j. M: n- ^5 r$ [' j  B 一、西方的隐形霸权:文化扩张/ J! T/ X8 w- L. f8 I; d7 Q
 二、“自由派”的“逆向民族主义9 k& L* N2 H5 ?5 {; L+ K/ |
 三、“愤青”VS“自由派”精英,谁更西方?
6 b8 W% b1 k1 j$ h/ z( O6 c  w
 
四、“四月青年”——中国新一代民族主义者的诞生

第四章 适应力:重写中国近现代史
  w  P* m4 y: k6 w 一、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斗不过西方的“政治民族主义4 f; Y  `$ j, i& w: ?
 二、中国和日本:挨打后背道而驰的奋斗

0 m2 D5 c- I2 l7 O5 d 三、辛亥革命:走向崩溃的中国
' }" Q) ^' g) ^5 J 四、维新派的建国大智慧7 m+ U3 ?! W8 ]" `. ]
 五、中国侥幸未被列强解体" J0 ~) ^/ Z! h! P
 六、中国觉醒,重提武力统一; q$ B4 t% }& A- e
 七、以俄为师,建国之路向社会革命转向

第五章 包容力:新中国引进斯大林模式的成与败
1 C& }/ ?2 Z: C- d 一、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合力建国
9 l, g6 s: f2 R! W+ L 二、20世纪50年代成功建立斯大林模式国家
2 ^' b" ^% `% L$ V+ w+ Y3 p( L  a) R 三、大曲折:举国转向战时共产主义

第六章 , y% ~8 s9 Q2 b2 i
整合力:中国模式之谜

/ W+ k0 ?0 K+ \/ z 一、改革开放:由国家率领的现代化登山& U# F/ q7 h5 T' v, M
 二、灵活运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 f6 a0 O, G" x0 Z; ~& ]8 s" p% K 三、前无古人的“中国模式
6 _1 s! A1 E  B5 _1 F$ _# d( o 四、为什么中国能产生“中国模式”?

第七章 驾驭力:中国模式的未来
& E" I9 G5 O0 W; }- a/ w 一、国家主义的遗留问题:民权萎缩: X7 n7 s+ h, [1 K/ A. y6 h
 二、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的后遗症
& m* u! L; W! q4 c( B- e+ g4 E2 t 三、中国的未来:社会与国家协同登山

作者之一文扬,在此特向所有媒体朋友和读者朋友们推荐这本书。书的前言中特别发布了专为展开讨论使用的《中国力》电子邮箱sinolizing@gmail.com,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邮箱直接与作者进行讨论。■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www.kaiyu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