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3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征文] 蝴蝶鱼 双飞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4.2009 15: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旱 于 8.9.2009 16:07 编辑
5 z8 h7 R( J/ _- N/ O. t; a5 ^- m& B2 o  ]9 ]
9 ]+ M! p9 C" X: N* H' e# b+ v
: g2 G- A, Z  C4 x$ ^) }/ R# j9 s
海洋中有一种鱼叫[蝴蝶鱼],其胸鳍展翼相当于身长,很像蝴蝶的翅膀。这种鱼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倒着游,而且能够在水面上飞翔。/ M0 f. p# N2 P/ L! `7 S# U

' T  J# f  m$ r* N我们能见到的,大概只有花样游泳偶尔有倒着游的:双手在头顶轻轻摆动,身体朝脚下滑去;但像蝶-仰-蛙-自那样长距离倒着游的,实属罕见。

8 {; K/ b5 c6 r" R. v* p+ E9 a7 {( D0 U8 N+ F! e( _) t
鬼使神差,到汉娜-施托克鲍尔游泳馆(HannahStockbauer Halle)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除了司空见惯的常规训练,还真没几个特别抢眼。话说这一日, 一个女孩来到池畔,懒懒散散地压腿抻肩;休闲式的泳装看上去不大像个运动员。可就在我准备起水上岸的瞬间,隐约看见有人正在倒着游泳,好奇心驱使我赶忙又下到水里,戴上泳镜、潜到池底、仔细查看。不错,就是那女孩在倒着游蝶泳,仿若[蝴蝶鱼]一般。. Y5 y3 v9 m/ @3 M
& O7 u" I3 b7 L) @5 |: ]6 G' |  G+ V
这情景就好像蝶泳录像[倒带]时看到的那样。能想象蝶泳录像倒着播放是个什么样子吧?[身体波态依旧,双臂逆向回环]。那[蝴蝶鱼]不是三划两窜玩玩而 已,而是倒着蝶游五十米,比邻道的蛙者一点不慢。来来回回穿插着单-双臂的[倒仰泳]和[倒爬泳];可能是倒着游的关系,双腿除了配合平衡和换气稍有些摆动之外,几乎是保持着夹紧的状态,就象花样游泳中的[倒垂踩水]那样,双腿始终并拢。
5 i! d  ^" I( _# E
+ K0 }" G4 x0 S2 D. j+ d: h
在水下反复观察后发现,[蝴蝶鱼]的倒游划水,同样是手掌迎水。[倒蝶泳]和[倒爬泳]的划水过头时,手腕有一旋转,结束时以小拇指向上提肘出水。划水全程就好像手掌上平托一碗水,从腰间一直托举过头顶那样。[倒仰泳]的划水有些难度,需要手掌从侧下压水开始,在过肩线时转掌,之后将手掌平托过头顶,最终则以大拇指引导出水。从划水到出水,很像上网扣球,肩-胛-肘-腕,表现出超常的灵活和柔韧,几乎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 O$ {) n2 ]% J" ]
4 U. N. e/ I$ K" Q0 U5 Q
有人说,花样游泳选手都是[全才],看来此话不假。[蝴蝶鱼]的蝶-仰-蛙-自均毫不逊色,几乎不能叫[游],只能叫[窜];难怪倒游得如此熟练呢,原来确是经过花样游泳的训练。在水下看得我几乎都忘了换气;心说,不愧是世锦赛最佳运动员名字命名的游泳馆,总算开了眼。9 i* R3 J- k( v; }9 R5 }/ o* w
; K! l2 P, B2 p2 q
四种泳姿中,蛙泳祖上是两栖动物,蝶泳和会飞的攀上了亲戚,爬泳名字虽不雅,但被赋予[自由]之冠;唯有仰泳,从始至终走[]字,胳膊腿的都不顺,实在难为人。但看过[蝴蝶鱼]的倒游,深深感叹,人类尚有如此的潜能!
' Q# ]0 F# U6 e1 X+ Y3 U7 U
: _4 g" N* L3 ~* i( C# _http://www.youtube.com/watch?v=yVA0ur-Dz6A
: t+ E* l& z2 \9 v
, z  B6 F6 n( T& ?: |9 `3 @* |* Q海洋中还有一类鱼叫[比目鱼],是两只眼睛长在一侧的奇怪鱼类,据说需要两鱼并肩而行,方可游进。而[尔雅]中的[比翼鸟]更为神奇,传说它只有一个翅膀和一只眼睛,必须成双配对,方能飞行。然而,接下来要说的,既不是童话,也非爱情,而是泳池中的一种训练。
+ |! j) U9 O: c& g$ ~' Q0 J( l* {
1 k5 M0 e4 m+ {# X9 L话说这一日按部就班完成训练,心满意足起水上岸,见邻道的孩子们仍游得热火朝天,于是就驻足观看,顺便和教练们攀谈。突然发现,第五道的自由泳,各个出双入对,人人比翼争先;移臂时你压我手入水,换气时互相打个照面;好像比目奇鱼,又仿若双飞大燕。咦!这又是什么新式训练?
: p: q( y" c- U/ n; H+ Z4 d# }3 T+ ^/ G  q- F" r2 [
带着好奇心请问教练;教练说,时间紧、学员多、泳道有限,所以自由泳时就俩俩出发,这样节省空间和时间。" \3 N; i' i& O3 P3 o; F
+ @: h( v! J9 x/ @! W
就这么简单?听说德国人对关键技术历来守口如瓶,避重就轻是待人的习惯;但怎么想这里面定有玄机,不耻下问,不信搞不清个所以然。
5 O9 e! y; O- c: W9 A9 `
# W  Z; r+ w1 p# N- z终于耗到了训练结束,尾随着[小燕子]们进了洗澡间。孩子毕竟天真无邪,没等我把话说完,就你一言、我一语地,渐渐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7 ~/ _% A0 M' z# M; E
2 ]) Y5 c" W1 y# nBill Boomer教授的Vessel模型,可以译成[],意思是,我们训练自由泳时,要想象在细长的[筒仓]中游进,身体稍有松懈、动作的横向幅度略有夸张,就有可能碰在筒壁上。以此意念模型,来规范身体的流线型,就可以克服扭动等毛病。眼前德国教练的[比目鱼][双飞燕]训练,几乎体现了自由泳的所有要点,并能把易出现的毛病扼杀在摇篮,看似有点笨拙,实则事半功倍,乃不折不扣的德意志训练:/ G3 e  O$ ~# ~+ p2 O( O  e
    : e/ [6 d5 w) P& l/ m; Y3 w
单侧换气吗?来去都须与伙伴打着照面;吸气迟缓吗?争先压手入水可缩短时间;划水过宽吗?同伴的水域你不可以逾越;踢腿太散吗?稍不收敛就会脚底下拌蒜。
5 b% ^# k7 p0 B0 {- ], c/ Y

% h, y% T" w* a0 P0 G2 P: w各位可以找个伴儿,比翼游上两千三千,保你一身的毛病能去掉大半。不信?试试看。
; O' \6 _! m1 y0 O& D$ B' X) e& M0 F) {# v7 b) v9 e5 _- ^. c

' @2 B) T$ Z. m2 ]5 d
$ }+ h# m; |* t5 W$ v' y(本文发表于《游泳》杂志2009年第二期:http://www.swimming.org.cn/magzine/2009-04-16/243559.html6 [2 X$ M5 o% F# d7 K1 [0 W5 Y

7 |7 g$ L- E9 o- C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8.4.2009 17:19:01 | 只看该作者
这征文,目前就3篇文章,lz按目前来说,至少是三等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6.2024 22: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