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57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ade in China”的尴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1.2010 11:4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made in China”的尴尬

   (Neuss)

6 {  b. j6 s( X! n

  这是我今年夏天经历的一件事,相信不少读者和我一样经历了这件事。而当故事开始时我根本没有想到,它后来的发展和本文的题目会有什么关系。


4 D3 i, Q0 c2 t4 w

  事情发生在2009 81。这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和妻子兴致勃勃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德国电视一台(ARD)实况转播的著名荷兰小提琴演奏家安德烈·瑞欧(Andre’Rieu) 在他的家乡马斯特里赫特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安德烈·瑞欧应该在德国和荷兰的华人圈子中也很有人气。他虽然是个荷兰人,但凭着他英俊的相貌,优雅的台风和一口漂亮诙谐的德语,使得他在德国有着上百万粉丝。他每年带领着他的乐队在德国从一个大城市巡回演到另一个大城市而经久不衰。他不但是乐队当然的第一小提琴,也兼任乐队指挥和整个节目的主持人。他所演奏的曲子,多以观众熟悉和喜闻乐见的圆舞曲为主,因而被称之为现代欧洲的“华尔兹之王“。在他的演出中,观众可以击节和之,也可以随着华尔兹的旋律成对起舞。因此他的音乐会没有多少学院气息,更多的象是一场和观众互动的热闹的晚会。久而久之,我们也成了他的粉丝,虽不狂热,但只要电视台有他的节目,我们都尽量不放过。

那一晚,位于马斯河畔的马斯特里特市能容纳万人的中心广场座无虚席,安德烈·瑞赫欧用他娴熟的技巧和风趣的语言,调动着观众的情绪,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女高音歌手登场了。她化装成一个发条娃娃,伴随着她的机械动作为观众高歌一曲。表演的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当歌声正酣时,发条走完了,“发条娃娃”开始走音,头和胳膊也开始慢慢下垂,最后是在观众的哄笑声中呈90度弯腰,并停止歌唱。乐队也停了下来。安德烈·瑞欧挥舞着他的琴弓,做着各种表现无奈和沮丧的动作。接着上来一个工作人员,他拿着一把硕大无比的钥匙,在“娃娃”身上使劲地紧了几下发条,于是“发条娃娃”又振作起来,在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中把歌声带到了终点。这本来是一个有趣而完美的安排,如果瑞欧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说了一句话,那么这个音乐会一定会又一次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末之夜。可惜他确实是真真切切地说了那句话,那句引起了在场观众一阵哄笑而肯定令所有正在观赏这个节目的中国人尴尬的话:当“发条娃娃”晃动双臂,呈90度弯腰时,瑞欧用他的琴弓指着娃娃,面对观众,调侃而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made in china”。
* j3 L9 i, i) v, B, f/ D, e

. |- z8 E3 J0 I
  对于接下来的节目,我观赏的情绪已经大大降低了。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为了取悦于观众,居然拿中国货开涮,不管怎么说,心里总是不愉快的。我甚至已经在暗暗设想,应该怎样来惩罚这个信口开河的家伙:比如,向中国领事馆告发,拒绝发给他去中国访问或演出的签证;假如他并没有访问中国的计划,就通知国内音像部门,抵制他的音像作品,或者建议德国和荷兰的华人社团,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抗议等等。过来好几个小时,我开始冷静下来。我想,假如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也许出了气,也许我们感到捍卫了中国商品乃至中华民族的尊严,也许我们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自慰,但我们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这问题原本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 `6 g% p& z) |8 w  如果说目前中国的某些民用商品“充斥”着世界各国的廉价商品市场是不为过的。就是在德国,走进电器商场,除了大型商品如冰箱,电视机和洗衣机等是德国或日本产品外,很多小电器或零配件都已经是中国货或者是中国制造的外国品牌。至于面向普罗大众的服饰店或鞋店,商品则已是中国货的天下。我所居住的莱茵河畔的小城市诺依斯仅有十多万人口,但市内的服饰交易大楼已经被来自中国的商人包下了好几层。至于圣诞节的小礼品,圣诞树上的小彩灯,除夕夜的烟花爆竹,上面几乎无一不标着:madein China”。这种局面使欧洲人多少有些五味杂陈的感觉。大量中国货出现在欧洲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欧洲同类商品的价格,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而且平心而论,中国的商品相对于其价位来说,质量还不错。但德国的消费者并不追捧中国货,只是在某个价位上接受了中国货,因为他们在享用实惠时也感到了威胁。欧洲的制鞋业,服饰业以及电子加工业在来自东方(这里不光是中国,也包括了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商品的冲击下,确实开始萎缩,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人数也急剧下降。发生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排挤华人商家的事件后,都有着这个的背景。德国虽未发生此类事件,而且对于到德国来开业投资的中国企业和商家持欢迎态度,但消费者对于发生在邻居家的事总有些感同身受。因此欧洲的企业或多或少地组成了抵制中国货的联盟,任何一颗火星都可以被他们利用媒体,点起一场围剿和抵制中国货的大火:从“反倾销”到质量问题,从“使用童工”到“人权”问题等等。2006年,一个叫做Alvito Holdings的欧洲公司,居然向欧盟提交议案,要求批准在商品上贴上“Not made in China”-“非中国生产”的标签,以表明其产品质量的可靠和政治背景的清白,这无疑是想把所有贴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统统打入另册。如果说Alvito Holdings公司的提案还只是一种姿态,一种宣传的话,那么从两年前欧盟对来自中国的制鞋产品增收反倾销税起,到今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轮胎以及欧盟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及铝箔制品征收30%到39%的附加税,主要工业国家在围堵中国产品上已经开始玩真的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各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衰退,更驱使这些国家的政治人物争相把中国货当作造成危机的替罪羊。


) ]* o, D$ j3 u, E: A8 U

  大西洋底涌动着抵制中国货的暗流,这本来并不足怪,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本来就是在这种既互有需求,又互相排斥中磕磕绊绊地前行的。麻烦的是,我们自己也并非无懈可击。虽然中国出口的日常用品的质量从总体上是好的,但并非不存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假冒伪劣问题。关注德国媒体的人都会注意到,中国商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此间媒体乐此不疲的题目。从皮革制品中残留物超标到儿童玩具部件易于被幼儿吞食,这类大标题一直牵动着德国人的神经。世界顶级的德国玩具公司Steiff由于在中国生产的玩具达不到质量,已决定停止在中国的生产。也许因为有过上海的“襄阳路“和北京的”秀水街“,在德国举办的国际商品展销会上,中国商人的展台是海关官员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而各国著名公司也一定会雇用大批私人侦探,寻找中国商家伪造自己名牌的证据。除了商品本身的问题,中国商家的自身形象和中欧商业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也是阻碍中国商品在欧洲取得良好声誉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给中国造就了许多第一流的企业家,但也无需讳言,一些在欧洲经商的中国人,还只是刚刚摆脱了设摊的经营模式,他们难免在经营上会出现一些漏洞,也造成了他们易于被攻击的软肋,而这些软肋被媒体渲染后,使他们在舆论上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并成了一些政府打压华商的最好借口。20074月,罗马警方以中国商铺偷税漏税,以及销售假货为由,突击搜查了聚集在Vittorio广场上的华人商铺,查封了3亿元的商品和帐册单据,通缉多名华商,造成50多家店铺关门。而在同一月,米兰市以华商用手推车装卸货物,影响当地交通和市民生活,增派警员在Paolosarri执勤,伺机处罚违规的华商。不久前俄国修订了新的移民法,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经商,关闭了115处露天市场,扣押了大量华商的货物,造成10万通过所谓”灰色通关“,以旅游为名在俄经商的中国人被迫还乡,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最近的事件发生在罗马尼亚,122,罗马尼亚警方冲击华人商铺,造成华商和警员对峙,警方借此对华商大打出手。德国人似乎比较善良,不像意大利人,俄国人和罗马尼亚人那样恶做”,但他们在心里对华商的一些做派也是不满的。一些城市的有关政府机构不得不为中国商人办学习班,希望让他们了解德国税务制度和纳税的重要性以及在德国生活的ABC,以使中国商业从业人员较快地融入德国社会。而德国普通德国人可就没有官方的这种修养了,他们直接抱怨,有些中国从业人员的不文明行为搞坏了整个办公大楼的形象。这种行为可能是极个别的,但“好事不出门,还是传千里”,中国商人的整体形象不能不由此受到负面影响。这种背景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瑞欧的一句调侃,可以引发起上万人的哄笑,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欧洲人在得到中国商品带来的实惠时却又向“made in China”亮出他们的冷屁股。


/ e0 a) F" ]; K. [: J9 @+ A

. F) K( O# k4 @: b


( w; S- m# c" |) |" M, D# x
(下期请接续阅读第二部分《一个关于“made in Cermany”的童话》)

2#
发表于 7.1.2010 22: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7.1.2010 22:5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7.1.2010 23:16:30 | 只看该作者
有种不要用中国的东西,他们还能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7.1.2010 23:35:03 | 只看该作者
“made in China”的尴尬梁  晓 (Neuss)
# T" l1 D! Q5 I  好事不出门,还是传千里
6 h$ H: x: i8 }9 y 欧洲新报 发表于 7.1.2010 11:40
( E  k' k  N8 J" e1 |) N- {* I

; z7 q& P5 {2 \) }% e* p6 _6 t/ J2 t* s+ @2 ]5 v6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8.1.2010 12:13:57 | 只看该作者
给我们装网的技术工人拿出猫就跟我说这是made in china的,质量不怎么好。。。。偶是国人呢,伤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2.1.2010 19:38:26 | 只看该作者
俺在国内从事N年外贸方面的工作,也了解过很多工厂偷工减料的做法,确实让人心寒。不过有一点得提一下,同一个工厂生产内售和外销的质量是截然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8.1.2010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厂家偷工减料~质量差~在国内 大家都是知道的~
4 K& Z, m# r) i只是这种事情~就像家丑一样,不能外扬.被外国人宣扬起来 咱们就觉得没面子了~1 b5 H  H0 s3 a: E7 j
其实 这是事实!
& k: l/ ^4 d0 l) J. ]  r掩盖和遮丑都无济于事~中国有本事就把质量提上去啊~!( F; E3 p; O. ^1 q. v
被别人指责的时候,不要总是第一个反应就是把责任推卸出去~" i4 s! r* V) y7 N; q( \6 l8 u
中国如果不能改善现在的状况,国内的无良厂商依然唯利是图的话,中国永远也无法让全世界的人心悦诚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0.6.2024 10:5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