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 叶挺桥下水长流 云岭红魂映新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雾霭轻笼山峦,青弋江碧水蜿蜒。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在山林云影间错落隐现。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于19日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这座被叶挺将军誉为“云中美人雾里山”的皖南小镇,如今已成为一座“没有屋顶的抗战博物馆”。

(航拍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一隅。(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前身之一。

云岭西倚黄山,北眺长江,周边山高林密,地势险要。1938年8月,新四军军部移驻于此,司令部设在名为“种墨园”的江南宅院,从此开启了近三年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历程。在叶挺、项英等将领指挥下,云岭成为华中地区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政治文化中心。

今天的云岭,依然保留着军部司令部、政治部、中共中央东南局、大会堂、修械所等十余处旧址。这些跨越明清至民国的徽派建筑,以其原貌原物,真实再现了新四军将士战斗与生活的场景。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叶挺的办公室仅十余平方米,陈设极为简朴,一桌一椅之间,却运筹出一次次关键战役。军部旧址前的停车场,原是一片农田。叶挺军长常在休息时与家人、警卫一同种植时鲜瓜果,收获后多数送往医院慰问伤员,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叶挺田”。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珍藏文物3200余件。武器、物品、文史资料无声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一份泛黄的《抗敌报》告别号上刊载着这样的社论:“当我们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幸福新中国之时,我们一定能够重温今日依恋的情景……”字字句句,信念灼然。
新四军军部旧址前的一处雕塑。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1940年10月,日军调动万余兵力对皖南展开大规模“扫荡”。叶挺深入研究地形,创造性结合游击战与阵地战战术,指挥新四军以弱胜强,成功收复泾县县城,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加胜是云岭罗里村人,如今回到祖居地守护红色记忆。他动情地说:“我爷爷兄弟五人全都参加了革命,只有一人活到新中国成立后。”

为传承红色精神,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推出情景式思政课与沉浸式课程体系。副馆长臧佳琪表示,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运用科技增强互动,让革命故事更生动地走进人心。

2019年12月,云岭红旅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20年,云岭村被列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随着村级建制调整,云岭开始探索以红色资源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红旅小镇,游客可换上军装“当一回新四军”,体验活字印刷、制作《抗敌报》。夜幕降临,“夜游云岭”品牌构建起“夜食、夜娱、夜游、夜宿、夜行”五位一体的乡村夜景与经济形态。

红色旅游不仅带来人气,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2024年,云岭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18万元人民币。云岭锅巴、切糕等特产通过“微商城”走向全国市场。

今日云岭,叶挺桥静卧如初,叶子河潺潺流淌。当年《抗敌报》所憧憬的“独立自由幸福新中国”,已在新时代成为生动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0.11.2025 23: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